时隔17年,国际顶级女排赛事重返北京!2025世界女排联赛中国站将于下周在北京拉开战幕,这是自2008年奥运会后,北京首次承办如此高规格的排球赛事。然而,与赛事的高规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门票销售并未出现预期中的火爆场面。
目前,中国女排比赛场次的门票销售情况并不乐观,除VIP票较为紧俏外,其余价位票源充足,这与以往南京、宁波等城市“一票难求”的盛况形成鲜明反差。此次北京站票价分为五档,最低280元(非中国队场次80元),最高1580元,四场中国队比赛的套票定价1880元(单场均价470元)。
这样的价格体系让不少球迷望而却步。一项球迷调查显示,68%的受访者认为票价偏高,超出了心理预期。一位资深球迷王女士表示:“带女儿看一场比赛,光是门票就要560元,再加上交通、餐饮等额外开销,单日花费接近800元,确实有点贵。”
此外,这支中国女排阵容年轻化明显,缺乏超级球星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票房号召力。回顾近年来的女排赛事,不少城市都曾掀起过观赛热潮。
作为世界顶级俱乐部赛事,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的比赛门票在开售阶段便遭疯抢,尤其是天津渤海银行女排的小组赛和决赛场次,所有票档迅速售罄。当时票价区间为50-980元,并推出早鸟折扣,进一步刺激了球迷消费。
展开全文
作为直通巴黎奥运的关键战役,北仑体艺中心座无虚席,全国球迷蜂拥而至,现场助威声震耳欲聋。由于赛事含金量极高,门票销售异常火爆,远超普通分站赛的热度。香港站一直以高上座率著称,中国女排出战的四场比赛门票迅速售罄。
尽管票价从200至1400港元不等,但球迷热情不减,赛事方还通过球员见面会、签名海报等互动活动,进一步提升了观赛体验。相比之下,北京站的预热明显不足,既缺乏宁波北仑“女排娘家”般的地域情感沉淀,也未能像香港站那样提前两个月展开大规模宣传。
此次中国女排阵容以年轻球员为主,平均年龄仅21.7岁,16名“00后”球员占比近七成,平均身高1.897米,位列所有参赛队之首。虽然新任主帅赵勇保留了龚翔宇、李盈莹、王媛媛等奥运周期老将,但整体阵容仍显青涩。
与朱婷、张常宁等球星领衔的黄金一代相比,这支队伍缺乏能够带动票房的超级IP。例如,2023年宁波站比赛,朱婷出战的场次上座率高达92%,而如今队中尚未出现具备同等号召力的球员。
此次票房遇冷,也给中国女排和赛事主办方提了个醒——在培养新人的同时,如何维持市场热度?尽管当前票房表现平平,但中国女排仍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。竞技体育终究要靠实力说话,如果年轻球员能在比赛中打出亮眼表现,或许能重新点燃球迷热情。
随着比赛临近,关注度有望逐步升温。期待这支年轻的中国女排能在北京站展现出拼搏精神,用精彩的表现吸引更多球迷走进赛场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